永仁县“坡改地”“旱改水”荒坡地变身丰盈田
金秋时节,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稻田里一片丰盈现象,机械化收割的轰鸣声为本年的水稻收成按下“加快键”。近年来,永仁县量体裁衣施行“坡改地”“旱改水”工程,将从前干旱缺水、难以播种的坡地改形成高效犁地,使农业生产勃发新机,带动了粮食增产、农人增收,助力村庄复兴。
在川江农业有限公司永仁片区的稻田里,一台收割机快速完成了一亩地的收割作业,机械化操作极大提高了功率。川江农业有限公司永仁片区负责人曾学文和记者说:“新种类深农4号、云梗50的种类特点是抗病、高产,本年咱们测产了新种类每亩700公斤-800公斤,比上一年亩产值增加了100多公斤,本年的收成十分满意,大概有1100吨。”
永仁县永定镇云龙村乡民王文升表明:“公司来这儿栽培水稻,咱们在家门口打工还可以照料长幼,薪酬也是合理的,140元一天,咱们也有一个工作的当地。”
这片土地几年前仍是干旱荒坡,在“坡改地”工程的推动下,配套水管和机耕路相继建筑,高标准农田得以建造,为农业机械化作业和规划化栽培打下坚实基础。乡民们不只从中获得了工作机会,还切身感受到农业生产带来的实惠。
川江农业有限公司永仁片区负责人曾学文说:“本年公司栽培水稻1448亩,曾经这儿都是坡地,后来经过坡改地工程,架设了水管,修通了机耕路,建成了高标准农田,适合栽培水稻。”
相似的场景也出现在永仁县中和镇小直么村。本来依靠天雨的“雷响田”,经过“旱改水”工程改形成平坦的水田,粮食产值明显提高,乡民李春平表明:“曾经每亩旱地种苞谷只要300公斤,现在改种水稻后,每亩产值达500公斤。”
永仁县经过“坡改地”“旱改水”工程,推动了农业基础设备的现代化,完善了灌溉系统、田间路途和防护设备,促进了农业集约化和机械化办理。自2020年以来,永仁县共施行土地收拾项目23个,改造犁地10496亩,为保证粮食安全和提高农田效益供给了有力支撑。
永仁县自然资源局犁地维护监督股负责人李建君表明:“土地收拾项目是永仁县近几年大力推广的项目,一方面经过土地平坦和归并,使农田地块到达必定的规划和平坦度,便于机械化作业和集约化办理,另一方面则是完善农业设备,包含在地里装置灌溉与排水设备、田间路途建筑、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维护工程等,保证农田基础设备配套完全,满意农业生产需求。”
“坡改地”和“旱改水”为农户和农业公司可以带来了新的开展期望。跟着项目的深化推动,永仁县的农业生产水平将逐渐提高,村庄复兴的脚步也将更加坚决。